医药疾病 医院导航 健康手册 南京健康网 保健知识 生活百科 健康理财
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快报 > 医学研究 > 文章正文

影像学手段助颌骨造釉细胞瘤术前诊断

更新时间:2022-03-31 11:13   查看次数:1

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李威等研究发现,对于颌骨造釉细胞瘤,高分辨螺旋CT配合二维曲面牙科软件技术可显示病变的形态、周围骨质破坏、牙根吸收及邻近重要结构改变。MRI对于软组织成分的显示优于CT,二者联合应用对于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有重要价值。

  研究人员回顾分析了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的CT(20例)、MRI(10例)表现,观察病变的部位、形态、内部结构、邻近结构侵犯及囊内容物密度及信号特征等。

  结果表明,20例中14例的病变位于下颌磨牙与升支区。CT表现中,病变呈多房型13例(图1),单房型7例(图2)。肿瘤造成邻近骨质缺损18例,其中9例缺损范围超过囊壁周长达1/2,5例肿瘤穿破邻近骨皮质,形成局部软组织肿块。9例牙根吸收,呈截断状。18例侵犯邻近重要结构,如下颌管、上颌窦、鼻腔等(图3)。10例MRI表现中,5例呈囊实性,实性部分均呈等T1、等T2信号(图4、5)。6例增强扫描中,4例实性部分称明显均一强化,2例囊壁呈明显不规则强化(图6)。(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, 40:567)

  研究提示:MRI对于造釉细胞瘤软组织成分(如壁结节、软组织囊壁及乳头状突起等)的显示是区别角化囊肿和其他囊肿的最特异征象。由于MRI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,因此在造釉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上有独特优越性。

信息来源:中国医学论坛报

栏目精选